要控制心臟衰竭的病情,飲食上的自我管理是不可或缺。除了要均衡飲食,心臟衰竭患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鈉和水分攝取量。攝取過多水分會增加血容量,令心臟需要加強泵力把大量血液運送全身;另一方面,過量攝取鈉會增加口渴感,令身體誤以為需要保留及額外吸收水分,最終加重心臟負擔。那麼,患者究竟可以如何從飲食入手控制心臟衰竭?
心臟衰竭的患者應降低鈉攝取量至每天不多於1500毫克1,即大概半茶匙鹽,然而香港成年人平均每日攝取超過3520毫克鈉2,對心臟衰竭患者而言,平均攝取量遠遠超過進食建議,但值得留意的是,七成的鈉攝取是來自包裝食物及餐廳食物,因此若要有效控制鈉攝取,心臟衰竭患者可多注意家用食材及餐廳食物的鈉含量。
購買食材前,應閱讀包裝上的營養標籤,一些甜而不鹹的食物例如麵包和曲奇,實際上有相當高的鈉含量,不慎選食物很容易會墮落高鈉陷阱,因此建議選取鈉的每食用分量低於350毫克的食品3。另外,患者亦應揀選新鮮食材,避免選擇加工食品,例如午餐肉、香腸、醃製食物及罐頭等。
鈉含量
未加工食品 (100克) | 加工食品 (100克) |
---|---|
青瓜 10毫克 |
醃製青瓜 1208毫克 |
新鮮番茄 3毫克 |
番茄醬 37.1毫克 |
白菜 9毫克 |
醃白菜 (酸菜) 43.1毫克 |
免治豬肉 73毫克 |
午餐肉 1289毫克 |
免治牛肉 70毫克 |
牛肉乾 412.4毫克 |
烹煮食物時,患者可使用天然調味料例如黑椒、檸檬汁、薑等來調味,以減少使用鹽。低鈉鹽雖然可以用來代替普通食用鹽,但由於部分低鈉鹽含有高鉀,未必適合所有心臟衰竭患者,所以建議使用前需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。大幅削減鹽用量會令患者難以適應,所以建議初期,可每天逐漸減量,預計花六至八個星期來適應。
香港人外出用膳的次數多,但只有少數人會留意餐廳食物的營養價值,事實上,多款受歡迎的菜式,例如福建炒飯、乾炒牛肉河粉、肉醬意粉等的鈉含量相當高,大部分餐廳食物更超出每日建議鈉攝取量的三分之一4 ,對心臟衰竭患者而言,更是一天的鈉攝取量,所以建議患者外出用膳時,要主動提出少鹽、少味精、減少食用醬料,最理想是完全減去醬汁。
餐廳食物 | 鈉含量 (毫克) |
---|---|
一碟福建炒飯 | 2520 |
一碟乾炒牛肉河粉 | 2060 |
一碟肉醬意粉 | 1810 |
*心臟衰竭患者的每日建議鈉攝取量 = 1500毫克 資料來源:食物安全中心. 資料來源:(2021, January 28). 本地碟頭粉麵飯的鈉含量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cfs.gov.hk/tc_chi/programme/programme_rafs/programme_rafs_n_01_22.html |
心臟衰竭患者每日可飲用不多於2公升的液體,而液體不僅指飲用水,還包括湯、雪糕、蔬菜及水果內的水分等,一些水果例如西瓜、士多啤梨和哈密瓜有極高水分,患者要注意進食量。建議患者口乾時,可輕掇一口水來濕潤嘴巴,避免狂飲,亦可嘗試含着無糖的硬糖或口香糖來限制水分攝取,另外,可以使用有刻度的水瓶來預計和分配一天的飲用量。
參考資料: